科研進展
中國西北地區近20年植被覆蓋變化研究取得新進展
中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,土地荒漠化問題嚴重。新疆、甘肅、阿拉善高原地區是中國境內沙塵暴的主要起源地,陜西、甘肅、寧夏地區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,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。研究該地區的植被覆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,對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。
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西北研究院”)尹振良副研究員團隊基于2000—2019年的MODIS-NDVI遙感數據,將西北地區劃分為內陸干旱片區、黃河流域片區、半干旱草原片區,對西北地區植被覆蓋時空變化特征、空間分布與變化趨勢、未來演化趨勢進行了分析,旨在揭示研究區植被覆蓋變化的自然與人類活動影響因子,為改善當地脆弱生境及制定保護政策提供有效依據。結果表明:2000—2019年,西北地區植被覆蓋整體呈增長趨勢,NDVI年增長速率為0.0027,黃河流域片區>半干旱草原片區>內陸干旱片區。西北地區植被覆蓋呈增長趨勢的面積占55.77%,退化區域占3.76%(圖1)。植被覆蓋變化趨勢具有持續性的區域面積占總面積的31.87%,其中持續性改善面積(17.04%)大于持續性退化面積(1.27%),黃河流域片區增長情況及持續性增長情況最優。影響西北地區植被覆蓋空間分布的主要因子按影響力依次為降水、氣溫、日照、相對濕度,但對各分區的影響程度略有差異(圖2)。西北地區植被覆蓋變化以自然因子與人類活動共同驅動為主,自然因子對植被生長的促進作用大于人類活動,且自然因子對植被覆蓋變化的貢獻率更高。
該成果以“2000—2019年中國西北地區植被覆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”為題發表于《中國沙漠》2022年第4期,西北研究院尹振良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。該研究獲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、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(2020-XZ-15)、甘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(20YF8FA002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重點領域科技攻關計劃項目(2021AB021)資助。
圖1 中國西北地區2000—2019年NDVI變化趨勢空間分布
圖2 中國西北地區2000—2019年各自然因子與NDVI相關性空間特征